川芎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莖。平原栽培者以小滿后4~5天收采為佳,山地栽培者多在8~9月采收。將根莖挖出,除凈莖葉及泥沙,洗凈,曬干或烘干,再用撞籠撞去須根。
【別名】山鞠窮,芎藭,香果,胡藭,馬銜芎藭,雀腦芎,京芎,貫芎,撫芎,臺芎,西芎。
【生境分部】分布四川、貴州、云南一帶,多為栽培。主產四川(灌縣、崇慶)。云南亦產,稱作"云芎"。
【性狀】性狀鑒別 根莖為不規則結節狀拳形團塊,直徑1.5-7cm。表面黃褐色至黃棕色,粗糙皺縮,有多數平行隆起的輪節;頂端有類圓形凹窩狀莖痕,下側及輪節上有多數細小的瘤狀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灰黃,具波狀環紋形成層,全體散有黃棕色油點。香氣濃郁而特殘,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
以個大飽滿、質堅實、斷面色黃白、油性大、香氣濃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