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腳不露
10月8號是寒露。從寒露開始,雨水漸少,天氣干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時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干燥,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
10月8號是寒露。從寒露開始,雨水漸少,天氣干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時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干燥,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寒”是指寒冷。從字面意思可以看出這時的天氣明顯變冷了,與白露節氣時相比氣溫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多了,因而稱為寒露。史書記載“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由于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繼“白露身不露”之后,又到了“寒露腳不露”的時節。與白露相比,寒露除了不能赤膊露身外,還有夏天的涼鞋也不要穿了,以防涼氣從腳底侵入體內。因此到了此節氣,勤快的家庭主婦們可以把家中所有的涼鞋洗洗刷刷全部收起來。諺語還說“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夏天的短袖也可以洗凈收納了。
早臥早起
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作相應的調整。《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確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寒露過后,晝短夜長,要注意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于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于傷感的憂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泄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適當“秋凍”
夏天人的毛孔都是張開的,而秋天漸漸冷了,毛孔也開始收縮。如果天氣稍冷就急著加衣,皮膚未經嚴寒的鍛煉,抗寒能力不強。這時適當地凍一凍,讓身體逐漸適應低溫環境。另外,季節剛開始轉換時,氣溫尚不穩定,過多過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受風,也容易感冒。秋凍有一定講究,比如腳、肩部、肚臍以及腰都是不能被凍的。“俗話說,病從寒起,寒從腳生。”即便是鍛煉自己的抗凍能力也不能讓腳部受涼,尤其是女性要特別注意,腳部受寒很容易導致子宮、下腹部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經期提前或延遲,嚴重者還會造成痛經或月經不調。肩部受涼后會致使上肢血液循環不暢,讓人明顯感到肩部酸痛,頸椎僵直,甚至頭暈。如果肩頸長期受涼,就易造成頸椎病,易發肺部疾病。
有五種人不宜秋凍:消化道潰瘍患者:人體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組織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易導致胃痙攣,使原有的潰瘍病復發;腦血管疾病患者:人體受寒冷刺激后使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加大,血壓升高,容易引發腦出血或腦血栓形成;慢性肺病患者:秋季的寒冷空氣會對呼吸道產生不良刺激,引起過敏反應,寒冷可誘發氣管、支氣管或細支氣管的痙攣,造成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復發或加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人體要抵抗低溫就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搏動加快,從而加重心臟負擔,加重心臟缺血、缺氧,造成冠狀動脈痙攣,附壁血栓脫落,導致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生;關節炎患者:風寒濕邪是造成關節病變的主要誘因,寒性凝滯,使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因此,這類病人,從秋季開始就應該注意腿部的保暖,不適合“秋凍”。
經常運動
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的御寒能力和抵抗疾病能力,為冬季寒冷的到來做好準備,預防感冒。同時,與家人朋友多交流,保持快樂的心情。寒露時節,秋高氣爽,非常適合登高望遠。周末假日,與親朋為伴,登山暢游,盡情地飽覽名峰秀水、秋山紅葉,領略大自然的綺麗景色,既可盡舒胸懷,又可增強體質,其樂無窮。
少食辛辣
秋天干燥,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類食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液。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卜、番茄、蓮藕、牛奶、蜂蜜、乳制品、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適當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在此為大家提供一款秋季藥膳粥。
百棗蓮子銀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棗20枚、蓮子20克、銀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棗、銀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至粥稠時加入冰糖稍燉即成。
此品可養陰潤肺,健脾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