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學發展的詳細過程
一、中國醫藥學的起源
例如人們在尋找和識別食物的過程中,誤食了一些有毒的藥草,在毒性反應過后,卻治好了某些病痛,而發明了能治病的藥草,這就是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我國第一部藥物學“神農本草經”,就是后人為了紀念原始社會人們的貢獻,托名神農而寫的。在使用石器的過程中,逐步發明了石針來治病,所謂砭石這是針灸療法的起源。殷商時期,農業、手工業的生產有了顯著的發展,青銅器的廣泛應用,促使發明了銀針、金針醫療工具。
二、中國醫藥學的形成
約在公元前5-3世紀,即戰國時期,直到秦漢時代完成,產生了我國醫學最早的一部醫書――“內經”。“內經”包括《靈樞》、《素問》兩部書,共18卷,162篇,它總結了秦漢以前的治療經驗和理論知識,它是無數醫家共同創造的結晶,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積累的經驗總結。歸納主要的論點:
(一)《內經》從整體觀念出發,用樸素的唯物論,即陰陽五行學說,臟腑經絡學說,作為說理工具,說明人體生理、病理現象,并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
(二)記載了運用望、聞、問、切四診來診察疾病的獨特方法。
(三)在疾病防治上提倡預防,早期治療,主張“治未病”。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臟腑之間,臟腑與體表之間有緊密的聯系,強調人身是一個整體。
(四)在臨證上,確立了“辨證求因,審因論治”,因人、因地、因時制宜的辨證論治的原則。
總之,“內經”代表了當時我國醫學的巨大成就,并且對后世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內經”一書引起世界許多國家醫學家的重視,部分內容相繼譯成日、英、德、法等國文字。
在公元前2世紀,便已著成了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書《神農本草經》。該書除載有藥物365種(內有重復的18種,實得藥物347種)外,并總結和肯定了有關藥物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從而奠定了我國藥物學的基礎。例如,將藥性分為寒、熱、溫、涼四性(此外尚有平性),將藥味分為酸、苦、甘、辛、咸五味(此外尚有淡味)等。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公元145-219年),認真總結了漢代以前有關防治疾病的豐富經驗,他“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繼承并發展了《內經》理論,著有《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這兩部專著的重大貢獻在于:①提出了運用理法方藥、辨證論治的治療原則,特別提出了六經辨證。②發展了方劑學,共363余方,配伍十分嚴謹,藥味精練,療效顯著,至今仍為醫家所喜用。③在病因和發病學上,提出了經絡受邪入臟腑論點和血瘀、房室、外傷三因學說。從而使中醫理論和實踐經驗不斷豐富,使祖國醫學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后世稱張仲景為“醫圣”。
這一時期還涌現出象諄于意、華佗(公元141-208)等有名的醫家。特別是華佗,他精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創用麻沸散,給患者麻醉后施行手術。反映了我國醫學于公元二世紀時,在麻醉方法和外科手術已有相當成就。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罕見的。據記載他可以做三種手術:①施行剖腹擴創;②刮骨療毒;③腦外科等手術。他還創五禽戲,強調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認為“人體欲得勞動,.....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
三、中國醫藥學的發展
從公元3-10世紀,即我國隋唐時期,醫藥學有了全面的發展,在脈學、病因、證候、臨床治療學等方面。出現了不少專著。如晉代著名醫學家王叔和著《脈學》十卷,進一步使脈學理論與方法系統化。對于病源的探討和證候的描述,到隋代已取得相當成就。巢元方(公元610年)等人集體編寫的“諸病源候論”,總結了晉魏以來的醫療和成就,就是這方面的代表著作。書中記述絳蟲病,認為是吃不熟的肉類所致,患漆瘡與人體的過敏體質有關,患某些傳染病是外界有害物質(乖戾之氣)所致;患麻風病有初、中、晚三期之分等內容共有50卷之多,反映了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的進一步提高。
唐代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公元581-682),他的學術思想在他的兩部巨著中有明確記載:
(一)《千金要方》共30卷,包括臨床各科、診斷、治療針灸,食療以及預防、衛生等各個方面。在這些記述中,有很多寶貴經驗,如避瘟方中多采用雄黃,朱砂作消毒藥品,治痢用白頭翁、苦參、黃連等。該書首列婦人方三卷,少小嬰孺方二卷。關于婦、兒病的特殊論述很詳。他第一個把婦、兒科從內科分離出來。
(二)《千金翼方》其內容以本草、傷寒、中風、雜病和疼痛等記述尤為突出。該本收載了800多種藥物,并對其中200種的采集和炮制作了記述,補充了許多治療方法,以備臨床應用。書中還記載了印度等外來的醫學知識,表現了我國人民善于吸收和利用外來文化的優良傳統。
金元時代戰爭頻繁,由于當時歷史條件,醫學產生了各家學派,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后人稱之為“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是:
1.劉完素(公元1110-1200)金時河北省河間縣人,人稱劉河間。劉氏提出“降火益水說”。主張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皆從火化。認為病因以火熱為多,提倡火熱學說。提出的治療原則是:降心火,益腎水。用藥多屬寒涼,故人稱他為“寒涼派”。他的代表著作有《素部玄機原病式》。
2.張子和(公元1156-1228)金時河南人,提出“邪去正安說”。他認為病邪來自外,或從內生,均須祛邪為主,邪去則正安,不可畏攻而養病。張氏在治療上善于運用汗、吐、下三法,尤其注重下法,故人稱之為“攻下派”著有《儒門事親》。
3.李東垣,又名李杲(公元1180-1251)元時河北定縣人,提出“胃氣為本說”。主張脾胃健全、則不易生病,既是生了病也易于治好,發明了“補中益氣”即補脾益胃的治療方法。因此后人稱李氏為“補脾派”。李氏的代表著作有《脾胃論》等。
4.朱丹溪、名震享(公元1281-1358)元時浙江人。提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之說。因而在治療上注意滋陰,后人稱之為“滋陰派”著有《局方發揮》等。
清代醫學成就,主要是溫病學說,他們總結了幾百年來治療熱性病的經驗,著成《溫病條辨》、《溫熱條辨》《溫熱經緯》、《溫證論治》等書。這些著作對溫病的病因、病理、和辨證論治作了比較系統的論述,彌補了“傷寒論”的不足,對我國勞動人民健康起了重大作用。葉天士(公元1667-1746),是當時的代表人物,他虛懷若谷,曾先后跟十七位老師學醫,集眾人之長,自成一家,人稱宗師,著有《臨證指南》等,對于溫病的理論和治療作出了巨大貢獻。與他同時和在他以后的有薜生、白吳鞠通、王孟英諸人,后人稱為清代溫病四大家。
明清時期,藥物學有了突出的發展。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兼藥學家李時珍(公元1518-1593)撰成《本草綱目》一書,共25卷,總為16部,60類。載藥1892種,附方11.096條。李時珍親自上山采藥,接近群眾、向農民、漁民、樵夫、藥農請教,調查了許多藥用植物,動物的生長形態,積累了第一手資料,歷時二十七年,以理論聯系實際、實地考查的研究方法,總結了明清以前的藥物知識,寫出了這本馳名中外的偉大著作。對后世藥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為祖國醫藥學的一份寶貴遺產。這部書后來傳到日本、歐洲,譯成日、英、法、德、俄等多種文字。李時珍被尊為世界四大科學家之一。
四、針灸學的形成與發展
針灸來源于石器的發明,最早使用的是砭石和石針。石針是古代針刺的原始工具,發明了金屬,才出現了金屬針。我國第一部針灸書是“靈樞”,這本書成于戰國時期。
晉代皇甫謐(公元215-282)著針灸專書《甲乙經》,總結了前人和本人的實踐經驗,闡述經絡理論,明確穴位和位置,并詳述疾病針灸取穴等。可稱為第二次總結性的針灸專著。宋代針灸學家王惟一,在總結前人針灸醫療實踐的基礎上,考定了明堂圖經絡孔穴,并主持設計鑄作立體銅人孔穴模型,刻有十四經的經穴名稱和位置,對于學習和運用針灸學有很大貢獻。這尊銅人孔穴模型,在八國聯國入侵時被日本軍國主義者掠走,現仍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針灸療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法,在民間流傳了幾千年,一向為群眾所喜用,因而能廣泛傳播,并不斷發展。
五、中國醫學在國際上的交流和貢獻
(一)中醫學在國際上的交流
中醫學遠在秦漢時代就已經開始,公元562年,明堂圖等古典書籍便傳入日本,成為日本針灸學的先導,特別是隋唐時代,中國醫學成為亞洲醫學中心。如朝鮮在公元541年至693年,置博士教授中國醫學;公元608年日本派遣很多學生到中國來學習醫學,并帶回去很多中國的醫學書籍。唐代高僧鑒真,應邀至日本傳授中國醫藥技術,日本人尊之為藥王。
同時,在阿拉伯國家,由于大量采用了中國醫學,使中世紀的阿拉伯的醫學得到了顯著的進步,成為以后歐洲醫學發展基礎。如十一世紀中東醫學家阿維森拉的名著《醫典》一書中,在脈學和藥物學部分,有很多是中國醫學的內容。
(二)中醫學對世界醫學的貢獻:
煉丹術(制藥化學)的貢獻:我國煉丹術最早的記載,當推東漢魏伯陽,他所著的《周易參同契》是世界煉丹史上現存最古的文獻。到了晉代葛洪(公元284-364),煉丹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從葛洪所著《抱樸子》這部書里,可以看出葛洪當時作了許多化學實驗。例如用丹砂長燒變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可見硫汞制水銀在公元二世紀就有了詳細記載,書中還記載了以豬油作基礎劑制成水銀軟膏,治療疥癬等病。而歐洲醫學在十世紀巴爾德,才有水銀與油脂的記載。由于世界煉丹術導源于我國,因而祖國醫學在一些化學藥品的臨床應用上,遠遠走在世界醫學的前列。葛洪的煉丹術,曾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他的著作,有的部分已被譯成英文、法文、流行于世界各國,對世界化學工業,其中包括制藥化學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他還總結了自己的臨床經驗,寫了《肘后救卒方》,由于療效好,又具備“驗、便、廉”的選方原則,受到了廣大貧苦人民的歡迎。
免疫學上的巨大貢獻:現代醫學的免疫學,一般認為是從1796年英國醫生琴納(Jenne)氏的牛痘接種預防天花開始的,其實這種提法是不正確的。據記載早在十六世紀,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發明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其具體方法有:痘衣法、痘漿法、旱苗法、水苗法等。17世紀中葉已推廣至全國,成為世界醫學在免疫學方面的先驅。1688年以后,俄國派人來我國學習種痘。然后由俄國傳至土耳其。在土耳其運用了三十年后,于1717年英國派人到土耳其學會了種痘,在英國運用中國的人痘接種法、普遍地預防天花。施行了八十年之后,于1796年才由英國醫生琴納氏在人痘接種法的基礎上,改進成為牛痘接種法。人痘接種法是我國醫學對世界醫學的又一偉大貢獻。
六、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對中醫學的影響以及建國以來中醫學的發展
中醫學在世界醫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舊中國,不但不予重視,相反的成為被消滅的對象,受盡了帝國主義的洋奴買辦階級的歧視、排斥、打擊和迫害,極大地阻礙了祖國醫學的發展。全國解放以來,由于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視和關懷,在黨的“團結中西醫”、“繼承與發揚祖國醫學遺產”的指示下,在中醫政策的光輝照耀下,祖國醫學得到了新生和蓬勃發展。不管在臨床治療方面,或衛生防疫方面都有很大進步、對人民保健事業起了巨大作用。例如對“乙腦”、“流行性出血熱”、“腦性瘧疾”、心血管疾病、腫瘤等急重危難病證的治療,取得了突出的療效。獲國家二等發明獎的青蒿素,對間日瘧或惡性瘧疾治愈率達98%以上。青黛中分離出的靛玉紅,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有顯著療效,而且使用安全。又如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是從1958年開始的,目前天津醫院對各部位骨折的治療,約90%都采用了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做到了基本上不用石膏,對前臂、肘、踝部位的骨折,基本上不用開刀;對已感染的嚴重的開放性骨折,基本上不用截肢,骨折治療中的合并癥基本消失,骨折愈合時間比過去縮短了3/1~2/1。針刺麻醉是解放后我國醫務人員,在針刺鎮痛基礎上創造出來的,為外科手術麻醉開辟了一條新路。迄今已做針麻手術600多萬例,成功率達到87.3%,特別是對甲狀腺手術效果最好。對于心臟手術、肺葉切除、胃、腦手術等都廣泛開展起來。特別對體弱、不能用麻藥的病人,其安全可靠、操作簡便,(不需麻醉器材和藥物)適宜山區、農村、戰時使用。
中醫中藥、針灸針麻、氣功、推拿、食療、抗衰老、舌診、脈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
近年來中醫、中藥、針灸學術的對外交流與日俱增。中醫、中藥、針灸專家應邀出國進行學術交流和講學,以及國外學者來訪和進修的人員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多。現在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學習研究推廣中醫臨床醫學。日本、英國、德國、美國、蘇聯、朝鮮、泰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四個國家出版中醫針灸期刊有68種之多。不少國家和地區還設立了中醫學會和針灸學會。有的國家和地區除設有針灸專科外,還成立了研究中醫、中藥、針灸的專門機構,并多次召開國際性的中醫和針灸學術會議。1987年11月在北京召開成立了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有利于我國針灸學術在世界各國的交流和發展。
傳統的中醫學愈來愈受到各國醫藥界及至科技界的重視,出現了世界性的“中醫熱”、“中藥熱”、“針灸熱”,說明中國傳統醫藥學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強大生命力。可以預料,中醫學將發展成為一門屬于全人類的、開放型的應用性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