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凌霄花的鑒別
凌霄花為少常用中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原名紫葳。具有涼血去瘀、祛風行血的功能。用經閉癥瘕、產后乳腫、風疹發紅、皮膚瘙癢等病癥。
來源 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Thunb.)Lisel.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a(L.)Seem的花朵。凌霄屬落葉木質藤本,高達10m,攀附他物上升,有少數氣生根。莖黃褐色,具棱狀網裂。奇數羽狀復葉,對生,葉柄長短不等,基部有束毛,小葉7~9片,卵形或卵狀闊披針形,長3~7cm,寬2~4cm,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圓楔形或稍圓,有時偏斜,邊緣具粗鋸齒。花成疏大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大,直徑4~5cm;花萼鐘形,革質,長約3cm,先端5深裂,裂片卵形或披針形,花冠深紅色,漏斗狀鐘形,長約6cm,直徑約7cm,具開展的5淺裂,裂邊先端圓,邊緣歪斜。蒴果細長,豆莢狀,長達lOcm,有柄。種子多數,扁平,兩端具翅。花期6~8月,果期lO~11月。生于山谷、溪邊、疏林下或攀緣于樹上或石壁上。
產地與分布 主產江蘇、蘇州、鎮江等地。其他省亦多有分布。
鑒別要點 凌霄花與混偽品泡桐花形狀極為相似,主要不同點是凌霄花一般帶有萼筒,且氣微香味微酸苦;而泡桐花則萼筒多脫落,氣微味淡。可資區別。
名典鑒別 ①《神農本草經》:“紫葳生川谷。”②梁·《名醫別錄》:“紫葳生西海川谷及山陽。”③唐·蘇恭曰:“此凌霄花也,連莖葉用。”④宋·蘇頌曰:“今處處皆有,多生山中,人家園圃或栽之。初作蔓生,依大木,久延至巔。其花黃赤,夏中乃盛,今醫家多采花干之,入女科藥用。”⑤明·李時珍曰:“凌霄野生,蔓才數尺,得木而上,即高數丈,年久者藤大如杯。春初生枝,一枝數葉,尖長有齒,深青色。自夏至秋開花,一枝十余朵,大如牽牛花,而頭開五瓣,赭黃色,有細點,秋深更赤。八月結莢如豆莢,長三寸許,其子輕薄如榆仁、馬兜鈴仁。秋后采之陰干。”⑥清·《本草從新》:“紫葳花一名凌霄花。花開五瓣,黃赤有點。”
快速鑒別 1.凌霄:花朵多皺縮卷曲,完整的長約4~5cm。萼筒鐘狀,長2cm,暗棕色,先端不等5裂,可裂至萼筒中部,萼筒基部至齒尖有5條明顯縱棱線。花冠黃棕色,先端5裂,裂片半圓形,下面連合呈漏斗狀,表面具棕紅色細脈紋;雄蕊4,著上在花冠上2長2短、花藥個字形,花柱1。氣微香,味微苦而略酸。
2.美洲凌霄:萼筒略短,硬革質,萼齒先端5等裂,裂片僅及萼筒的1/3處。花冠口較小,先端5裂,在冠內外均具明顯的棕色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