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養生保健注意千萬別著涼(寒邪的特點及治療)
秋天氣候變化較大,白天很熱,早晚很涼,涼風嗖嗖的,身體壯的人沒問題,但體弱的人如果不注意,會被寒氣所傷。什么是寒邪呢?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結、收引特性的外邪即為寒邪。
寒邪本為冬令主氣,但其他季節也有,甚至任何季節都有,在夏天,因為有空調的存在尤其多。
在中醫里面,被寒邪傷到,有傷寒與中寒之別,如果體表被寒邪所傷,叫傷寒;如果我們咕咚咕咚喝幾瓶冰啤酒,直接把臟腑給冰住了,這叫中寒。感受寒邪的途徑很多,如淋雨、涉水著涼、衣單、露宿、空調、飲食冷。
寒邪具有“寒主收引”、“寒勝則痛”的特征,且侵襲人體易致局部氣血凝滯,血脈流行失常,故易生凍瘡、脫疽、流痰等;寒為陰邪,其病一般多為陰證,常侵襲人體的筋骨關節,患部特點多為色紫青暗,不紅不熱,腫勢散漫,痛有定處,得暖則減,化膿遲緩,常伴惡寒、四肢不溫、小便清長等全身癥狀。
寒邪有如下特點:
第一: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陽氣弱的人,更是要避寒邪,一般體表感受的傷寒還好說,最難受的是中寒,危害較大,主要是有隱蔽性,會和其他的內科雜病混在一起。
第二:寒性凝滯。氣血凝滯,不通則痛,會引起腹痛。還有客肺、腸胃、心脈,寒凝胞宮等證,如果老人不注意,就會寒凝心脈,導致心臟問題。所以春捂秋凍不適合老人,老人要隨時增減衣服。
第三:寒性收引。這是說寒邪易造成拘攣的問題。
治療寒邪就是寒則溫之。老百姓用的附子理中丸(非處方藥),是最常見的方子。這個方子是的理中丸加味,加上了附子,主要成分是和附子,中醫說:附子非不溫,這兩味藥放在一起效果很好,藥里還有黨參、白術、甘草。
對于這種脾胃受寒的情況,附子理中丸一般的用法是,只服一丸,一般就會緩解,最多兩丸,如果無效,就不是這個問題,后面就不用吃了。如果是寒邪為患,一般兩丸便可見效,再多吃幾丸鞏固一下,以后自己注意保護陽氣就可以了。
寒證治療:
(一)外寒證:
1、寒痹(痛痹)主證:關節疼痛較劇, 痛有定處, 得熱痛減, 遇冷加劇, 或關節肌肉拘攣, 屈伸不利, 苔白, 脈弦緊。
分析:此證相當于現代醫學的關節炎。寒邪阻絡, 氣血運行受阻, 不通則痛。寒性收引, 故關節、肌肉拘攣, 屈伸不利。
治則:溫里散寒。
方藥:麻黃、桂枝、細辛、制川烏(制川烏為祛寒止痛之要藥, 但有毒, 宜從小劑量開始)、羌活、獨活、秦艽、海風藤、桑枝、丹參、制乳香、制沒藥、全蟲、蜈蚣。若痹證日久, 營衛俱虛, 配方時可減少羌活、獨活、秦艽等祛風藥, 加入黨參、棉芪、當歸、白芍等益氣養血藥。若疼痛不減時, 可重用蟲類藥物, 宜從小劑量開始, 逐漸增加。
2、寒傷脾胃主證:嘔吐清水, 腹痛,腸鳴, 泄瀉, 嚴重者可出現突然戰栗, 身冷或四肢拘攣, 甚至昏迷, 厥逆, 脈沉遲。
分析:本證多為正氣不足, 食生冷不潔之物, 使寒邪直中于里的里寒證。寒邪侵于腸胃, 中焦陽氣被遏, 氣機升降失常, 清濁不分, 故出現嘔吐清水, 腸鳴泄瀉。寒邪直中, 陽氣被郁, 故身冷戰栗。嚴重者, 寒氣閉于內, 心神被阻, 可見昏迷。
治則:辛熱祛寒。
方藥:附子、干姜、畢撥、高良姜、制川烏、制草烏、川椒、肉桂、黨參、白術、炙甘草。若寒邪侵犯腸胃, 僅見腹痛, 腸鳴, 腹瀉, 可選用理中丸、桂附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理中湯(黨參、白術、干姜、炙甘草) , 或附子粳米湯(附子、粳米、半夏、甘草、大棗);若寒邪直中, 陰寒內盛, 出現身冷, 四肢厥逆者, 可選四逆湯(附子、干姜、炙甘草), 回陽救逆, 附子用量可在10~16克之間。
(二) 內寒證:本證是陽衰氣虛、機能減退的一種表現, 故又稱“ 虛寒” 。根據各個臟腑的生理病理特點, 其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
1、心陽虛主證:心悸, 氣短, 活動或勞累時加重, 兼見自汗, 心胸憋悶, 面色蒼白, 舌淡脈細弱或結代。若見大汗淋漓, 四肢厥冷, 口唇青紫, 呼吸微弱, 脈微欲絕,多為心陽虛脫的危候。
分析:心氣或心陽不足, 鼓動無力, 血脈不得充盈, 故心悸氣短; 心陽虛則胸陽不振, 胸中大氣不宣, 心脈阻滯, 氣血循環減慢, 故心胸憋悶, 口唇青紫, 脈結代或細弱。
治則:輕者溫通心陽, 重者回陽救逆。
方藥:糖栝萎、薤白、半夏、桂枝、黨參、棉芪、制附子、炙甘草、生地、阿膠、麥冬、五味子等。輕者僅見陣發性心悸, 活動或勞累后加重, 心胸憋悶, 脈結, 可選用括簍薤白白酒湯(括簍、薤白、白酒)加丹參、枳殼等, 也可選用炙甘草湯(炙甘草、大棗、阿膠(熔化)、生姜、黨參、生地、桂枝、麥冬、麻仁)加減, 或生脈散(黨參、麥冬、五味子)合括簍薤白湯加減。若出現心陽虛脫危候, 應急速回陽救逆, 選四逆湯(附子、干姜、炙甘草)或大劑參附湯(人參、附子), 搶救時, 若配合生脈散(黨參、麥冬、五味子) , 效果比較理想,如不能內服, 可用鼻飼法給藥。
2、脾胃陽虛主證:納減腹脹, 脘腹痛,喜按喜暖, 口淡不渴, 泛吐清水, 四肢不溫, 腸鳴便溏, 小便不利或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苔白滑, 脈沉細或沉弱。
分析:本證多由脾胃氣虛發展而來, 也可因飲食不潔, 過食生冷或脘腹受涼, 或過用寒涼藥物傷害脾胃之陽所致。正氣不足是本, 外邪是標, 寒因陽虛而生, 故本型又稱脾胃虛寒證。
治則:溫中散寒。
方藥:附子、干姜、砂仁、豆叩、良姜、丁香、吳茱萸、黨參、土白術、川樸、木香、茯苓等等。若偏于脾陽虛, 運化無權,致水濕內停, 肢體浮腫者, 可選實脾飲(川樸、白術、木瓜、木香、草果仁、檳榔、附子、干姜、茯苓、炙甘草、生姜、大棗)加減。若偏于胃陽虛, 不能腐熟水谷, 致食后作吐, 胃脫冷痛者, 可選用理中湯(黨參、白術、干姜、甘草)或良附丸(高良姜、香附)加減。
3、腎陽虛主證:面色恍白, 形寒肢冷, 精神不振, 腰膝酸痛, 陽萎早泄, 婦女宮寒不孕, 舌淡苔白, 脈沉細無力而兩尺尤甚。
分析:多因素體陽虛, 年高腎虧, 或久病及腎, 房勞過度, 陰損及陽。
治則:溫補腎陽。
方藥:附子、肉桂、杜仲、巴戟天、淫羊霍、肉從蓉、補骨脂、鹿角膠、兔絲子、狗脊等。若單見腎陽虛, 沒有水腫者, 可選用金匱腎氣丸或右歸飲(熟地、山藥、枸杞、山芋肉、炙甘草、肉桂、杜仲、附子);若因腎虛水泛, 癥見水腫者, 可選真武湯(茯苓、白芍、生姜、白術、附子)或濟生腎氣丸(地黃、茯苓、山芋肉、丹皮、澤瀉、牛夕、車前子、肉桂、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