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葶藶子的鑒別
葶藶子為較常用中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具有瀉肺除痰、止咳定喘、利尿消腫的功能。用于痰飲喘咳、胸脅脹痛、水腫尿少等病癥。
來源 南葶藶子: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或北葶藶子獨行菜Lepidium spetalum Willd.的種子。
產地與分布 1.南葶藶:主產江蘇的邳縣、淮陽、南通、安徽滁縣及山東聊城等地。此外,河北、山西、河南、陜西等省亦有分布。
2.北葶藶:主產河北的滄縣、保定、承德及遼寧的海城、風城。此外,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山西、甘肅等省區亦有分布。
鑒別要點 南葶藶、北葶藶形狀相似。惟前者種子呈扁圓形、粒小,黃棕色至紅棕色,密具疣狀小點,氣微,味微辛苦,略具粘性。而后者北葶藶種子則呈扁卵圓形,粒較大,味微辛辣,粘性較強為異爾。
名典鑒別 ①《神農本草經》:“亭歷味辛寒。主癥癃積聚、結氣……破堅。生平澤及田野。”②梁·《名醫別錄》:“葶藶生藁城平澤及田野立夏后采實,陰干。”③陶弘景曰:“出彭城者最勝,今近道亦有。母即公薺也。子細黃至苦,用之當熬。”④宋·蘇頌曰:“今汴東、陜西、河北州郡皆有之,曹州者尤佳。初春生苗葉,高六七寸,似芥。根白色,枝莖俱青。三月開花,微黃。結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長,黃色。……許慎、鄭玄注:皆靡草薺,葶藶之屬是也。一說葶藶單莖向上,葉端出角,粗且短。又有一種狗芥草,葉近枝下作歧,生角細長。取時必須分別此二種也。”⑤明·李時珍曰:“按《爾雅》云:革,葶藶也。郭璞注云:實葉皆似芥,一名狗芥。然則狗芥即是葶藶矣。蓋葶藶有甜苦二種。狗芥味微甘,即甜葶藶也。或云甜葶是菥蓂子,考其功用亦似不然。”⑥清·《本草從新》:“葶藶子有甜苦二種。甜者力稍緩……子如黍米微長,色黃。”
快速鑒別 1.南葶藶子:種子呈長橢圓形,長約lmm,直徑0.5mm。表面呈黃棕色至紅棕色,具細小密集的疣點及兩條縱裂的淺槽,一端鈍圓,另一端平截或微凹入,種臍位于平截或微凹入的一端。氣微,味微辛。種子水泡后帶粘液性。
2.北葶藶子:種子形似瓜子而扁,長1.5mm,寬約0.7~0.8mm,一端鈍圓,另一端漸尖而微凹,種臍昧于凹入處,但不明顯,種子表面密生疣點及二條縱列的淺槽。氣弱,味微辛辣。嚼之滑性較強,用水浸泡后,可見一層透明而較厚的粘液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