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肉蓯蓉及其混淆品的鑒別
肉蓯蓉及其混淆品的鑒別肉蓯蓉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的干燥帶鱗葉的肉質莖,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之功能。近年 來由于藥源緊缺,市場上時有混淆品出現。這些混淆品的性狀與正品極為相似,在采購中極易混淆。現將肉蓯蓉與管花肉蓯蓉、鹽生肉蓯蓉、草蓯蓉、新疆莎東肉蓯蓉的性狀加以比較,以供鑒別。
肉蓯蓉:
呈扁圓柱形,稍彎曲,長 3~5厘米,直徑2~8厘米,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葉,通常鱗葉先端已斷。體重、質硬,微有柔性,不易折斷,斷面棕褐色,有淡棕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波狀環紋。氣微味甜、徽苦。
管花肉蓯蓉:
呈扁圓柱形、扁紡錘形、扁卵圓形、扁圓形等不規則形,長6~8厘米,直徑4~6.5厘米,表面紅棕色、灰黃棕色或棕褐色,多扭曲。密被略呈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片,上部密下部疏、鱗片先端多已斷落,殘基部寬多在l厘米以上,整個鱗片略呈長三角形,高約1厘米。體重、質堅硬,無韌性,難折斷,斷面顆粒性,多呈灰棕色,有的外圈呈黑色硬膠質樣。黑褐色點狀維管束眾多,不規則散在,有的有小裂隙。氣微,味甜、微苦。
鹽生肉蓯蓉:
呈圓柱形,鱗葉卵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1~2.5厘米,寬4~8厘米。穗狀花序圓柱形,苞片較短,卵狀披針形。表皮黃褐色,具有不定式氣孔,質硬無柔性,斷面有淡棕色維管束,排列為菊花狀紋。氣微,味微咸苦。
草蓯蓉:
莖單一,挺直,長15~35厘米,直徑0.5~1厘米,暗黃褐色或褐色,有縱棱溝紋和白色短絨毛。葉互生,鱗片狀或披針形、略皺縮,長0.8~1.5厘米,黃褐色。莖上部為穗狀花序,長5~10厘米有絨毛,下部花較疏散,上部花密集,花干縮,展平后呈唇形,長1.5~1.8厘米,呈黃褐色或淡紫色。有的穗下部有蒴果,橢圓形,長約 1厘米,褐色。質硬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中間有一不規則的棕色環紋。無臭,味淡。
新疆莎東肉蓯蓉:
呈扁圓錐狀或紡錘形,長30厘米。寬5~9厘米,莖下部鱗葉較疏,上部密集,鱗葉莖部寬闊。體重、質堅硬、難折斷,斷面棕黑色,有點
狀維管束散布,有的中空。氣微,味甜而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