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貼秋膘的注意事項
“貼秋膘”的方法就是吃厚味的美食佳肴,首選吃肉。這和當時物質匱乏,人們吃不飽飯、食肉較少有一定關系。所以,人們便趁秋收物質豐盛時多多吃肉。生活中,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1、秋補宜慎調理腸胃
夏日酷熱,人們普遍胃口欠佳,不少人體重減輕,到了秋天,胃口恢復,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營養物質的攝入,如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雞、牛、羊肉等,以補償夏季體內能量消耗造成的營養匱乏。
但是,由于夏季人們常進冷食,脾胃功能下降,如果一入秋就大量進補肉食,會加重腸胃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厭食、腹瀉等癥狀。因此,不妨先補充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如魚、蛋等,給腸胃一個調整適應期。
2、防止鈣質流失
適量的蛋白質有助于鈣質的吸收,但是過量的蛋白質則可造成鈣質的大量流失,引起缺鈣的一系列癥狀(如高血壓、痛經、結腸癌、失眠、脾氣暴躁、蛀牙、生長遲緩等),又是目前形成骨質疏松癥的元兇。
骨質疏松癥發病率較高的國家和地區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高蛋白質的飲食。富含高蛋白質的食品在人體內呈酸性。而人體無法承受血液中酸堿度激烈的變化,于是,身體就會動用兩種主要的堿性物質---鈉和鈣加以中和。當體內的鈉用光了的時候,就會啟用骨骼里的鈣。
這樣一來,你攝入的蛋白質越多,機體所需中和的鈣的數量也就越大,不管多少鈣也不能調整由此所造成的人體蛋白質的失衡,即高蛋白質飲食會引起鈣缺乏癥。
3、營養均衡控制脂肪
“苦夏”過后,不少人除了食補外,還買來人參、鹿茸等名貴藥材做藥膳。但是,現在“貼秋膘”應該提高到新的層次,要講究營養均衡,合理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等各種營養元素,并控制脂肪、鹽、糖的攝入量等,以此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秋補”時,除了適當補充肉類食物外,奶制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也要多吃,要全面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保持體內酸堿平衡。長期缺失的營養一下子是補不回來的。雖說不要求每天必須攝取均衡、全面的營養,但兩三天內應保持一個相對的均衡,否則會導致人體某種營養素缺乏,損害健康。
4、防毒素蓄積
“貼秋膘”敞開肚子大吃雞鴨魚肉“勢必使得體內蛋白質、脂肪攝入過多、導致過量堆積,天長日久就會造成體內氨、氮、酮等有毒、有害物質大量的蓄集,常常會莫名其妙地出現精神萎靡,乏力、倦怠,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古人云:“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渣。”現代保健的重點不在補不足,而是泄有余。人的腸胃好似一個港口,必須進出平衡,如果船只、貨物堆積,超過了港口的負荷量,必然引起船只互相碰撞,阻攔,進出不能,這個港口也就成了一個死港臭港。這說明及時清除體內毒素很重要。
蔬菜五谷比起肉食來,不僅容易消化,而且含有大量的纖維素、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能刺激腸管蠕動,使糞便很快地排出體外,這就減少了毒素對腸壁的毒害作用,可以及時地清除腸中垢膩,預防大腸癌,保持身體健康。
5、貼秋膘不要過量,注意肥胖
適當的“貼秋膘”確實有益于恢復體力,但若“管不住嘴”——貼補過分,相對于現代人又總是“邁不開腿”——運動不足,攝入熱量與所你消耗的熱量不能等量齊觀的話,攝入與排出不平衡,很易導致“秋胖超重”,尤以中心型肥胖(腰圍大于臀圍)為多。
6、防止痛風
“貼秋膘”大多有吃烤肉、吃海鮮、涮火鍋的習俗,會攝入很多的如肚絲、百葉、腰花、腦、鴨腸等動物內臟、水產海鮮(干貝、蝦、海魚)、蘆筍和蘑菇等含嘌呤較多的食物,佳肴配美酒,啤酒、白酒紛紛進肚,加之活動少、肥胖,日久天長,必會由于機體發生“嘌呤代謝障礙”而引發痛風的發作。在秋季痛風發病率很高。而兩大瓶啤酒內含嘌呤70毫克。當食用高嘌呤食品后宜進食大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菌藻類、牛奶及奶制品等堿性食物,以使體液盡量“酸堿平衡”或趨向“弱堿性”。并要每日飲水或果汁(櫻桃汁、葡萄汁、芹菜汁)飲料1500--3000毫升(8至10杯)來稀釋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并促使尿酸鹽排出體外,并使流經腎臟的尿酸濃度降低。定時定量健身強體
到了秋天以后之后,我們在飲食方面應該特別注意定時定量、潤燥強體。
隨著天氣轉涼,人的食欲大增,適當“貼秋膘”有益于體力的恢復,但若補得太多,則易導致肥胖。避免肥胖要注意飲食調節,可以吃些低熱量食物。
另外,還要趁著秋高氣爽,多進行運動鍛煉,不妨去戶外跑步、跳繩、做操、打乒乓球等。外出旅游也是不錯的選擇。也可到風景優美、空氣清新之處短期居住,以調理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