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晨練要等太陽升起以后或者干脆等到下午鍛煉
冬季活動(包括晨練)“必待日光”是傳統保健理念,但現代科學也證實了它的正確性:
首先,冬季的清晨,寒氣襲人。民諺說:“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凍死老狗……”在晨寒環境中,人的整個生命顯得特別瑟縮脆弱,身體的外露部位,如手部、臉部,尤其是雙耳,最易受凍,有時凍了還不知道。這樣嚴峻的晨寒,一般須待太陽出來半個小時后,才開始緩解。
其次,清晨地面空氣中氧的含量是一天中最低的時刻。須待太陽出來后,隨著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碳吐氧,地面上空氣的含氧量方得逐步增加。據研究,地面上的空氣含氧量,需待太陽出來半個小時后,才有利于人們呼吸。
再次,清晨地面上的空氣污染最重。白天,工業排放出來的廢氣,汽車排放的尾氣,還有人和動物呼出的二氧化碳等等,這些有毒有害氣體,因夜間溫度下降而沉降于地表面,只有待太陽出來,地表溫度升高后,才得以升向高空散去。
依據這些現代科學知識,可以斷定冬季晨練“必待日光”的理念十分正確,無比精辟。
老年人抗寒、抗病毒能力日益下降,冬季晨練務必等待日光,趕遲不趕早。晨起后,先喝杯白開水,然后在室內走動走動,活絡一下關節、肌肉,為晨練做好準備,待太陽升起半小時后再外出晨練。同時,吃點如牛奶(豆漿)面包(餅干)之類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避免空腹鍛煉。
另外,為了“無匯皮膚,使氣亟奪”,以保護陽氣,老年人晨練可循“春球、夏泳、秋爬、冬跑”古訓,以“跑”為主。“跑”而微出汗,量力而行。跑,有利于提高心肺和消化系統機能,調節新陳代謝。體弱多病者,則適于散步。散步有慢步快步之分。慢步,即隨便走走(逍遙步),可起到輕微鍛煉作用,更可怡情暢志;快步,走時心率略增,鍛煉效果較明顯。亦可快步慢步交替進行,以活動后身心舒愉為準。
冬季下午鍛煉不失為更好的選擇
冬季的晴日,氣溫的變化規律一般是早晨和上午較冷,下午較暖和。而人體活動受“生物鐘”控制,人體自身溫度也遵循“上午低、下午高”的規律,所以冬季健身的時間選擇下午的14:00~19:00是比較理想的。此時,室外溫度比較高,人體自身溫度也比較高,體力也比較充沛,很容易興奮,比較容易進入運動狀態。
而在早晨或上午9:00前健身,由于氣溫較低,低溫對人體的損害主要是造成局部凍傷和全身體溫過低。在寒冷環境下進行長時間運動(如長跑等),體溫散失過多,會出現頭暈、協調能力下降、步履不穩等征象。
此時,切不可躺下休息,否則體溫會進一步降低,以致引起昏迷,甚至死亡。正確的方法是多攝入熱量食物,衣服穿著適當,控制運動時間,以維持體溫水平及機體正常功能,使體育鍛煉真正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